close

从大观园到刘氏庄园

2013.06.08
 

                                                            ——白今主任受邀举办对话安仁公馆建筑讲座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上午,受“安仁博物馆月”主办方邀请,院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工作室白今主任在“3+2读书荟”安仁场馆,举办了对话安仁公馆建筑的文化讲座。讲座以“从大观园到刘氏庄园”为主题,通过一张张复原大观园建筑景观形态的插画和刘氏庄园的图片,不仅揭示了二者均属中国传统合院空间的建筑形态本质,还分析了它们作为古建筑的形态特色、文化内涵、建造技艺和社会背景。

       “从早期人类的穴居发展到今天,华夏民族的居住空间形态可谓独树一帜,尤其对传统园林的合院空间情有独钟。传统合院空间沿轴线呈对称分布,象征着一种秩序,即古人所说的四合生威仪,在此整体格局下,内部细节空间的呈现形式有着丰富的变化,可以根据主人的性格和爱好来建造。”

      “宝玉的住处空间较大,规格很高,沿中轴对称分布,因为他在小说中是正统的传人。但是他又不守规矩,所以在屋前屋后的景观布局上,如竹篱、月形门和栽植的植物等,有很多反应他个人品味的元素,有着很重的离经叛道意味。”

       “大观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将河水引进,贯穿全园,很符合江南传统水乡对园林的印象。相比之下,安仁的公馆建筑中的园林就缺水,所以在建筑布局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弥补。”

       “安仁公馆建筑群表现出非常独特的一点在于,公馆在修建时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但是建造的工匠又是本地传统的工匠,需要他们在建筑中表达出外来西方建筑的时髦元素,但是他们又无法完全从建造技艺上去驾驭西方的工艺,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形态风貌,保存到今天,这些独特建筑群落就成了川西不可逾越的建筑历史。”

       “安仁建筑群又与大观园不一样,大观园是传统文人的合院园林,而安仁的公馆建筑大多是近代军人豪绅修建的,受传统园林规制的限制很小,对传统的突破很大。”

       “在刘氏庄园中,如果没有高大植物的点缀,会显得很单调,由于豪绅军人没有传统文人的风月爱好,所以在修建时缺少了传统园林的景观要素。”

        白总的独到点评和精彩分析,吸引了现场的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讲座最后的互动问答环节,不少听众纷纷提问,一位川大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更是结合自身的研究课题寻求白总的指导。

       此次讲座既是“安仁博物馆月”闭幕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刘氏庄园博物馆迎接世界博物馆日的主要活动,是继四月省院与川西六古镇春茗会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合作。5月19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成都本土媒体纷纷对讲座进行了报道,这将对我院面向川西古镇的市场拓展起到良好的推广作用。

                                                                                                       企业发展部  肖福林